1、梨花自寒食,进节只愁余。
2、清明天气,永日愁如醉。台榭绿阴浓,薰风细。燕子巢方就,盆池小,新荷蔽。恰是逍遥际。单夹衣裳,半笼软玉肌体。石榴美艳,一撮红绡比。窗外数修篁,寒相倚。有个关心处,难相见,空凝睇。行坐深闺里,懒更妆梳,自知新来憔悴。
3、能消几日春,又是相思瘦。
4、墦间人散后,乌鸟正西东。
5、清明又近也,却天涯为客。曹组《忆少年·年时酒伴》
6、柳暗花香愁不眠,独凭危槛思凄然。
7、唐·李商隐江南江北雪初消,漠漠轻黄惹嫩条。灞岸已攀行客手,楚宫先骋舞姬腰。清明带雨临官道,晚日含风拂野桥。如线如丝正牵恨,王孙归路一何遥。《清明日观妓舞听客诗》
8、译文:清明这一天,南山北山到处都是忙于上坟祭扫的人群。焚烧的纸灰像白色的蝴蝶到处飞舞,凄惨地哭泣,如同杜鹃鸟哀啼时要吐出血来一般。
9、唐·白居易看舞颜如玉,听诗韵似金。绮罗从许笑,弦管不妨吟。可惜春风老,无嫌酒盏深。《清明日送邓芮二子还乡》
10、空堂坐相忆,酌茗聊代醉。
11、《江南通志》记载:杜牧任池州刺史时,曾到过杏花村饮酒,诗中杏花村指此处。这首小诗,一个难字也没有,一个典故也不用,整篇是十分通俗的语言,写得自如之极,毫无经营造作之痕。音节十分和谐圆满,景象非常清新、生动,而又境界优美、兴味隐跃,不愧是写清明之作最出名的代表作!
12、清明之前是寒食,民间不用火,清明之后本应“处处有新烟”,现在却因战乱农民都被召去打仗,大片土地都荒芜了,只有寥寥几处的人家燃起新烟,一片凄凉。
13、清明上巳西湖好,满目繁华。争道谁家。绿柳朱轮走钿车。游人日暮相将去,醒醉喧哗。路转堤斜。直到城头总是花。
14、独绕回廊行复歇,遥听弦管暗看花.
15、晴风吹柳絮,新火起厨烟。
16、游人记得承平事,暗喜风光似昔年。
17、此词借节日的繁华来赞美西湖的美,从开始到结束都贯穿着“繁华”、“喧哗”的节日气氛,把读者也卷入这气氛之中,领受节日的欢乐,构成一幅生动壮美的游春图。
18、风雨梨花寒食过,几家墳上子孙来?
19、休对故人思故国,且将新火试新茶。
20、争道谁家,绿柳朱轮走钿车。
1、登上超然台,看到的肯定不仅是“春水”和“花”。
2、宋·杨徽之清明时节出郊原,寂寂山城柳映门。水隔淡烟修竹寺,路经疏雨落花村。天寒酒薄难成醉,地迥楼高易断魂。回首故山千里外,别离心绪向谁言?《临安春雨初霁》
3、踏春供笑语,诗酒趁年华!
4、黄庭坚由清明的百花盛开想到荒原的逝者,想到人生的价值。他感叹地说,虽然无论智愚
5、冥冥重泉哭不闻,萧萧暮雨人归去。
6、“无花无酒”,说明“有花有酒”才是常态。
7、梨花风起正清明,游子寻春半出城。日暮笙歌收拾去,万株杨柳属流莺。
8、紫陌乱嘶红叱拨,绿杨高映画秋千。
9、疑怪昨宵春梦好,元是今朝斗草赢。
10、唐·李建勋他皆携酒寻芳去,我独关门好静眠。唯有杨花似相觅,因风时复到床前。《湖寺清明夜遣怀》
11、清·曹雪芹阶下儿童仰面时,清明妆点最堪宜。游丝一断浑无力,莫向东风怨别离。
12、那萧然的兴致犹如居于山野庙宇的僧人。
13、唐·韩愈洛阳城外清明节,百花寥落梨花发。今日相逢瘴海头,共惊烂漫开正月。《清明日园林寄友人》
14、译文:江南清明时节细雨纷纷飘洒,路上羁旅行人个个落魄断魂。借问当地之人何处买酒浇愁?牧童笑而不答遥指杏花山村。
15、佳节清明桃李笑,野田荒冢只生愁。雷惊天地龙蛇蛰,雨足郊原草木柔。
16、春事到清明,十分花柳。——出自于:辛弃疾《感皇恩·滁州为范倅寿》
17、马骄偏避幰,鸡骇乍开笼。
18、贤愚千载知谁是,满眼蓬蒿共一丘。
19、其清明日曲江怀友
20、译文:清明时节,春雨绵绵,使大地上一片芳草萋萋,桃李盛开。野田荒芜之处,是埋葬着死者的墓地,死去的人们长眠地下,使活着的人心里感到难过。春雷万钧,惊醒万物,宇宙给大地带来了勃勃生机。
1、唐·孟浩然帝里重清明,人心自愁思。车声上路合,柳色东城翠。花落草齐生,莺飞蝶双戏。空堂坐相忆,酌茗聊代醉。《清明》
2、彩索身轻长趁燕,红窗睡重不闻莺。
3、其苏堤清明即事
4、宋代王禹偁在贬谪中写的这首颇有禅意的诗,给我们呈现了面对孤独的另一种心态。
5、我是在无花可观赏,无酒可饮的情况下过这个清明节的,这样寂寞清苦的生活,就像荒山
6、莫辞盏酒十分劝,只恐风花一片飞。
7、木兰花慢·拆桐花烂熳
8、大家不妨趁着清明长假的机会,也好好亲近一下大自然。
9、马援征行在眼前,葛强亲近同心事。
10、谁把钿筝移玉柱,穿帘海燕双飞去。
11、唐·李群玉柳暗花香愁不眠,独凭危槛思凄然。野云将雨渡微月,沙鸟带声飞远天。久向饥寒抛弟妹,每因时节忆团圆。饧餐冷酒明年在,未定萍蓬何处边。《蝶恋花》